油煙機吸力越大越好?這個認知誤解可能讓你的錢打水漂!
07
2019室內,尤其是廚房里,空氣質量也許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好。其實廚房油煙污染要超出你的想象。油炸、煎炒等烹飪過程中,食用油在高溫裂解下釋放出的有害物質,升騰的油滴裹挾著這些有害物質,輕輕松松,就能讓廚房空氣中的PM2.5迅速爆表,突破300μg/m3大關!
要對付廚房油煙,當然得選吸凈效率高的油煙機!80%的廚電小白們都會產生這樣的錯覺:油煙機嘛,不就是一個電機加兩個風輪,so easy,選個吸力大就好了,肯定是吸力越大越能打!等他們安裝好大吸力油煙機,才發現了一個讓人納悶的現象:明明感官上風量很大,為什么油煙就是排放不干凈呢?
其實,油煙機的風量或風壓,并不能單獨作為判斷油煙機吸力的標準,大吸力油煙機未必能夠達到你理想的效果。
想要知道為什么嗎,快搬個小板凳來坐下,聽我們跟你嘮一嘮。
最大風量,僅在理論上存在
我們可以想像,從爐灶上升騰起來的油煙是集結起來的浩浩蕩蕩的隊伍,它們從油煙機出口出發,穿過煙管,通過排風口進入公共煙道,起初寬闊的煙道可以任由這支大軍馳騁向前,但在它們上升的過程中,慢慢和上層煙道中的油煙相遇,會形成擁堵局面,越往上,壓力越大,能排出的油煙就越少。
所謂油煙機的最大風量,只有在風壓為0Pa的情況下才會產生,而這種情況相當于吸油煙機的出口不接煙管,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這樣的情況。同樣,要想得到最大風壓,排風口必須被完全堵死。
油煙的排放是一個動態過程,單純以吸力論勝負并沒什么意義,提高油煙機的有效排量才是關鍵!
主動出擊,黃金控煙區!
俗話說,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,要提高油煙機有效排量,打贏吸凈油煙之戰,廚電專家們不斷研究灶臺和油煙機附近的流體力學,終于他們發現了油煙的秘密。
廚房炒菜時,油煙就像是一群準備越獄的烏合之眾,經歷三個階段:炸起、升騰、擴散。這三個階段是有跡可循的,通常在580mm左右的區域,油煙就開始四下逃逸,打算跑路。距離灶具面板580mm附近的高度就是方太提出的“黃金控煙區”,在這附近鎖定油煙,抽吸效率會大大提高! 比如說方太智能升降云魔方的蝶翼板設計,根據油煙大小可以智能升降8-12cm,主動出擊,在油煙擴散之前將他們捕獲。
全面包抄,增大負壓區
油煙機能夠吸走油煙的秘密在于,當它工作的時候,葉輪會高速旋轉,形成負壓區。
什么是負壓區呢,舉個例子,當我們用吸管喝可樂時,吸氣時,吸管內的空氣變得稀薄,氣壓小,外部大氣壓擠壓吸管液面,就將可樂送進了嘴里。
要想提高油煙機的工作效率,可以考慮增大油煙機的負壓,全面包抄,聚攏油煙,一網打盡。
可如何增大負壓呢?常見的方法是增大風速。
等等,是不是有點慌?用過老式吸油煙機的人,大概都想起了被葉片快速旋轉時產生的噪音支配的恐懼。要提高風速,是不是只能加大功率呢?聰明的方太廚電專家們想到了一個新主意,就是像智能云魔方這樣,在進風口區域設置蝶翼環吸板。
是不是聽了有些一頭霧水,這不是阻擋了油煙機的正常工作么?
漲知識的時候到了!
其實這里巧妙地利用了文丘里效應,空氣會因為通流橫截面面積減小而上升,舉個例子,當我們在使用吸塵器時,會發現,在功率不變、風量檔位不變的情況下,我們把進風口縮小時,吸塵器的風速會增大。
同樣,智能云魔方的進風口,風速增大,風壓就會減小,而油煙在上升過程中,遇到了蝶翼板的阻隔,風速下降,風壓增大,形成負壓區,產生了一個向上的升力,就這樣在沒有刻意增大功率的情況下,油煙機自然地增大了風速!
而蝶翼板內凹外擴的結構設計也大有深意。
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,當我們用杯壁較厚的杯子倒水時,水很容易順著杯子往外流,這就是科恩達效應,流體會被凸出的物體表面吸附,改變原來的移動方向,沿著凸面流動。關于它一個更常見的例子是,當我們把勺子的背面靠近水龍頭時,流水會沿著勺子的弧面往外流出。
采用內凹外擴設計,氣體會沿著蝶翼板的弧度被聚攏起來,進入排風口。這樣的結構能讓負壓外擴,吸除油煙的有效面積擴大近兩倍!
黃金控煙區、負壓區、文丘里效應、科恩達效應,是不是感覺長知識了?
看來,一臺高品質的油煙機,絕不僅僅只是徒有其表,每個細節設計的背后都有著深刻的空氣力學知識,廚電小白們在選擇時,務必當心陷入類似的認知誤區,如果對廚電用品還有更多疑問,歡迎來了解更多。


56
)

261
)